分类
Uncategorized

断食の星期三

一直以来我都对长寿感兴趣,大概在10年前,就有一个恒河猴的实验,是两组猴,一组断食,一组不断食。少吃30%的猴子寿命比不断食的组寿命长。

这个实验当时还没有解释,在2016年大隅良典的细胞自噬机制诺贝尔奖,解释了细胞在生存环境不好的时候,释放溶酶体让细胞解体。真实的细胞自噬很复杂。

二甲双胍是一种降低血糖的药,是二型糖尿病患者日常用药。维基百科: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(二甲双胍)可预防心脏病、癌症和阿兹海默症等, 令致死疾病减少身体较健康,食十年以上整体增加一成多寿命。降低血糖,也能让身体产生饥饿的感觉,让身体觉得生存环境变差,从而触发自噬机制。

第三个是以色列团队的研究,将35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放置在氧舱内吸氧3个月,每次90分钟后,他们的端粒长度增加了20%,老化的细胞减少了37%。端粒的延长被认为是细胞老化的生物学标记,增加了20%理论上约等于回到25岁小伙。至于端粒是什么这里不解释。

所有实验原因是细胞自噬可以让衰老的细胞分解,从而未新细胞让出位置。

能增加细胞自噬机制的行为:饥饿感,吃药产生饥饿感,洗冷水澡,高压氧舱。

虽然没有长期的研究表明那种方式可以延长寿命,但是硅谷很多大佬已经开始实践。有钱的富豪直接吃药,上高压氧仓。没钱的实践轻断食。

而我选择每周三轻断食,全天不吃饭。

下面在说说感觉,一个字就是饿,一个是不管看什么都会引发想进食的神经回路。比如看微信群,首先注意到的就是食物。看视频,注意到的也是食物。

至于这种状态符合不符合【从36岁开始好好生活】的原则?

长期来看,符合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